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扶贫攻坚简报2018年第1期(总第280期)

来源: 宣传信息组 2018-01-16 10:40

  致全省扶贫干部的信

  你好,2018。你好,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回望一起走过的2017,我们共同经历了多少攻坚鏖战的泪水与艰辛,又体味了多少脱贫成功的幸福与微笑。潮起海天阔,扬帆好启航,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我们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信心百倍,激情满怀,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目标明确,脚步坚定。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过去的一年,党的十九大吹响新时代新征程的号角,“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脱真贫、真脱贫”的殷殷嘱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路明灯,烛照着我们在前进的路上奋勇向前。山东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主要领导带头抓,部门联动“大合唱”,形成五级书记一起抓、党政一起上、社会齐参与的大扶贫开发格局。“菏泽会议”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拿出实招硬招,集中攻坚克难,“临沂会议”,统筹汇聚政策资源,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山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过去的一年,全省上下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下足绣花功夫,撸起袖子加油干,全省年度减贫任务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扶贫车间”成效显现,6126个车间吸纳12.6万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扶贫车间做法被作为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12个典型案例之一;黄河滩区迁建解决60万群众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易地扶贫搬迁扎实推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以精神扶贫补齐“精神短板”,让贫困群众心里热起来、脑子动起来、身子干起来;资产收益扶贫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 保障受益权、落实监管权,确保扶贫资金资产发挥最大效益,受到中央领导充分肯定;2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扶贫特惠保险”,筑牢了风险保障“安全网”;各地成立村级精准扶贫理事会10232个,扶贫联络员联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孝善基金、公益专岗、嵌入式审计监督、爱心众筹平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省广大基层以改革创新的勇气,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这项惠及千万贫困人口的千秋伟业落细落小落实,落到贫困群众的心坎里。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入山林。过去的一年,扶贫系统干部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大陡山村平坦的柏油马路上仿佛听到苏庆亮的脚步声,石湾子村蔬菜大棚里绿油油的田畦里仿佛看到陈明利灿烂的笑脸,秦玉峰、李玉如、董吉增、刘昌法、张守英……成千上万的扶贫干部扎根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用血用汗用泪水甚至用生命,筑起了一座时代的丰碑。

  回首过去,感慨万千,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2018年既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的开局之年,更是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蓝图变为现实的每一笔每一画,都需要我们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付出百倍的努力,脚踏实地干好工作。只有努力,才能担得起新时代付与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也唯有努力,才能不辜负贫困群众对我们的期盼与嘱托。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新的一年,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攻坚克难的历史担当、艰苦创业的奋斗姿态、精准科学的务实作风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坚持大扶贫格局,坚持实事求是、质量第一,坚持现行扶贫标准,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开展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整治,引导扶贫干部争当脱贫攻坚先锋。突出“4个2”工作重点,盯紧“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尽锐出战,精准施策,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如期打好脱贫攻坚战。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我们向奋斗在扶贫一线的广大扶贫干部和基层同志们道一声衷心感谢。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携手奋进、共谱新篇!

 

  【工作动态】

  山东推出攻克深度贫困实招硬招10条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我省近期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关于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意见》《山东省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采取超常规举措集中发力,拿出10条实招硬招,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

  一是精准建档立卡摸清“底子”。加强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将符合扶贫标准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全部纳入,将稳定脱贫和识别不准的及时退出,实现动态管理,打牢精准基础。对因病因灾等出现的临时性、突发性、支出性贫困人口,经核实认定,建立台账,即时帮扶。贫困人口死亡的,即时注销。加强部门间数据比对、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确保扶贫对象精准。注重运用第三方评估搞好精准识别、精准退出。

  二是资金政策支持做大“盘子”。新增脱贫攻坚资金、新增脱贫攻坚项目、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省级及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加快专项扶贫资金拨付进度,要求县级财政部门15日内拨付至乡镇财政所;乡镇财政所5个工作日内分解拨付到乡镇经管部门;乡镇经管部门对项目村提报的资金拨付申请,在审核无误后5个工作日内拨付到位。优化土地支持政策,允许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脱贫任务比较重、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和黄河滩区的65个县(市、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收益全部用于扶贫开发。扶贫用地纳入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予以保障。

  三是产业就业扶贫搭建“台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每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至少有1个特色产业、1个农民合作组织,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个增收途径。县级建立项目储备库,成立项目评审委员会,加强项目论证评审,确定适宜的扶贫项目。项目村成立精准扶贫理事会,设立扶贫联络员,确保贫困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产业扶贫项目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所有,收益主要用于帮扶贫困户。规范提升就业扶贫车间运营水平,帮助更多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扩大免费技能培训清单范围,对有需求的贫困人口全部免费培训。

  四是优化政策供给开好“方子”。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制定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高考专项录取政策,实施高校面向农村及贫困地区学生专项招生计划,持续扩大专项计划招生规模。扩大免费师范生、医学生培养规模。以市域内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对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农村初中毕业生,实施定向招生、订单培养。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2018年所有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学校均设置留守儿童关爱室。加大医疗帮扶力度,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探索实施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在200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建立标准化卫生室,纳入省统一规划管理。加大住房安全保障力度,采取能固则固、能建则建、能养则养、能租则租、能保则保等方式,确保贫困户住进安全房。2017年年底前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对新出现的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及时纳入危房改造计划予以解决。

  五是特殊人群保障织好“网子”。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加快农村幸福院和农村综合性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建设,对农村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高龄失能和重度残疾人,按照自愿原则,实行政府集中供养。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实施孝善养老,鼓励设立孝亲敬老基金,引导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费用个人自付部分由省市县财政共同解决。加强县级精神疾病诊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2018年年底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对有监护人的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面落实“以奖代补”政策,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2400元。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础信息库和动态监测网络,对法院决定强制医疗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施行收治。

  六是易地扶贫搬迁创新“路子”。按照“省里统筹、市负总责、县抓实施”的原则,统筹考虑搬迁安置、经济发展、就业创业、生态建设等方面,通过外迁安置、就地就近筑村台、筑堤保护、旧村台改造提升、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等方式,加快实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到2020年全面解决60万黄河滩区居民防洪安全和安居乐业问题。摸清易地扶贫搬迁底数,确保搬迁对象精准。科学规划搬迁点选址,做好搬迁整体规划。严格抓好工程质量,加快搬迁实施进度,2017年基本完成国家确定的我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同步搬迁人口的搬迁任务,2018年全面完成搬迁任务。强化搬迁群众后续帮扶举措,强化搬迁群众后续帮扶举措,以产带迁,以业促迁,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

  七是美丽乡村树好“样子”。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相统一。把全省基础条件最薄弱、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艰巨的200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突破口,新增脱贫攻坚资金、项目、举措重点向这些村庄倾斜,涉农资金向这些村庄倾斜。2018年,200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取得显著效果,基本完成脱贫任务;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全面小康,40%的村建成美丽乡村;2025年,全部建成美丽乡村,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八是社会帮扶结好“对子”。广泛动员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参与脱贫攻坚。组织民营企业深入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企业帮扶资金和项目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发挥工青妇、残联等群团组织优势,重点在深度贫困地区开展各类帮扶活动。鼓励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和爱国华人华侨等,到深度贫困地区开展爱心捐赠和结对帮扶。省“慈心一日捐”资金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安排。推广“爱心众筹”模式,对社会捐赠物品统一清洗、消毒、整修、分类,按需配送贫困人口。深化省内扶贫协作,强化人才、资金、政策支持。

  九是组织领导强化“班子”。建立省领导同志联系指导脱贫任务比较重的20个县(市、区)制度。省委常委、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省长,每人联系1个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市、区)。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与联系指导工作。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村村有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每个村至少储备1到2名后备干部,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年轻党员。实施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人才支持计划,选派1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挂任科技副职。对20个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市、区),以项目形式每年培养100人以上的基层优秀科技人才,结对培养1000名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的科技致富能手。

  十是落实责任扎紧“笼子”。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加强对市县乡党委、政府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实行差异化考核,坚持平时考核和集中考核相结合,采取交叉考核、督查巡查、第三方评估、大数据分析、相互评议等方式进行。对工作成效显著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扬奖励;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按规定严肃处理。对脱贫任务比较重的20个县(市、区)开展专项巡视,对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展开巡视,对有脱贫任务的县(市、区)实现审计全覆盖。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查违法违纪行为。

编辑:李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