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扶贫攻坚简报2017年第122期(总第259期)

来源: 宣传信息组 2017-11-15 12:54

  【贯彻十九大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

  泰安市强化精准理念求实效

 

  【经验交流】

  鄄城县推行“一户一案”精心绣花精准脱贫

  临沂市打造电商精准扶贫“利器”

 

  【工作简讯】

  我省出台《山东省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管理办法》

  “扶贫创客培育计划”公益活动取得阶段性胜利  

 

  【贯彻十九大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

  泰安市强化精准理念求实效  

  泰安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强化精准理念求实效,确保高质高效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一是聚力攻坚深度贫困问题。综合考虑贫困人口规模、贫困发生率、脱贫难度等因素,进一步评估确定深度贫困区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新增”要求,推进各类要素资源向深度贫困区域倾斜,重点抓好东平县易地扶贫搬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库区移民避险解困“三大工程”,确保实现稳定脱贫。聚焦老弱病残特殊贫困群体,拿出“绣花”功夫,优化政策供给,建立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好“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夯实脱贫攻坚基础保障。

  二是严格动态调整精准退出。认真做好新一年度的贫困信息动态调整,对达到退出条件的,严格标准程序,规范脱贫退出;对因病因灾等返贫或新致贫的,及时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做细做实建档立卡数据核准清洗工作。

  三是做好脱贫滚动计划制定。按照省扶贫办要求,坚持时间服从质量,进一步调整完善“十三五”减贫滚动计划,抓紧制定2018至2020年三年脱贫滚动计划,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四是抓好资金安排项目实施。把扶贫开发作为优先保障重点,做好2018年扶贫资金预算,做实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确保扶贫投入力度与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的相匹配。完善扶贫开发项目库,推进村级精准扶贫理事会建设,确保扶贫资金接得住、管得严、用得好,真正让贫困群众稳定受益、长期受益。

  五是深化贫困村提升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按照“六个提升”的要求,把基础条件最薄弱、脱贫任务最艰巨的重点村作为突破口,细化落实“1+28+26”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全面解决贫困村组织弱化、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六是抓好 “过暖冬过好年”等活动。在推进扶贫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同时,围绕贫困群众所需所盼,进一步完善落实“八个有”措施,探索更加有效的帮扶方式,确保贫困群众温暖过冬、幸福过年。

  七是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开展脱贫攻坚自查自纠活动,组织对精准扶贫各个环节进行拉网式自查,逐级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期限。围绕省委刘家义书记提出的“八个精准”要求,集中搞好脱贫成效“回头看”,抓好“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做实 “两不愁三保障”“五通十有”等各项工作,以问题全面整改促工作全面提升。配合纪检监察等部门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向扶贫款动脑筋、伸黑手和抓精准扶贫作风不实、敷衍塞责的严惩不贷。(泰安市扶贫办)

  
    【经验交流】  

鄄城县推行“一户一案” 精心绣花精准脱贫  

  鄄城县因户因人制宜,量身定做个性化“一户一案”帮扶方案,探索出一条靶向治疗、精准施策的精准扶贫路子。截止9月底,共投入资金460万元,购买生产设备3229台(套),确定帮扶对象3229户,全县390个行政村平均每村有8户左右贫困群众受益,平均每户每月收入1300元左右。

  一、顺应群众期盼,种好“一户一案”扶贫的试验田。充分尊重群众实践,及时发现基层亮点,总结经验,搞好创新试点。一是挖掘群众智慧。“一户一案”精准就业扶贫模式,源于基层干部的工作实践。董口镇一名包村干部经常到帮扶的卞姓贫困户家中做工作,建立了比较深厚的感情,了解到该贫困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想要一台修鞋缝纫机,于是自掏腰包买了台修鞋缝纫机送过去。第二天,这个贫困户就到集市上摆起修鞋摊,当天就挣了34块钱,此后坚持每天出摊,每月收入基本稳定在900元左右。县扶贫办认定这个案例符合花钱少、效益好、精准到户、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要求,建议县委、县政府在全县推广。二是坚持以点带面。为使部分有劳动技能、愿意自谋职业的贫困群众发挥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脱贫路子,决定在董口镇进行“一户一案”个性化帮扶扶贫试点。镇村干部认真分析贫困群众致贫原因,详细了解贫困群众所需所求,结合贫困群众的生活技能、生产经验、兴趣爱好等,以提供生产经营设备为主,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比如以前会电焊的就给他买一套电焊机设备;会打爆米花的,给他买爆米花机;会做豆腐的给他买了磨浆设备;会炒花生的给他买炒花生的机子;缺少技术的组织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等,并无偿提供一些生产原料,联系技术能手帮助他们尽快熟练掌握生产技术。三是做好试点总结。在3个月的试点工作中,董口镇共拿出30多万元,购买电焊机、爆米花机、炒花生机等261套和部分生产原料,落实“一户一案” 贫困户261户,平均每户月增收1500元左右。

  二、坚持精准滴灌,守住“一户一案”扶贫的生命线。提升绣花功夫,主要做到“三个精准”。一是精准摸底。动员全县乡村干部、县直单位驻村工作队成员,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逐户逐人梳理分析致贫原因,在摸清、摸透贫困户底子的基础上,根据每个贫困户的生产技能、身体状况、劳动能力及脱贫动力强弱等,全部分类登记在册,做到“一户一案”工作对象情况精准。二是精准把关。一方面对每个帮扶对象进行严格筛选,确保“能帮尽帮”,不让一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路上掉队,也不让企图不劳而获的滥竽充数,确保帮扶对象精准;另一方面,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市场行情、本人谋生技能等,对帮扶措施进行审核把关,主要看是否符合贫困户的个性需要,贫困户是否有技术有意愿接受帮扶,逐人、逐项严格把关,确保帮扶措施精准。三是精准施策。根据群众个性化需求,为每个贫困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通过帮助寻找一条脱贫门路,赠送一套生产工具,培训一门致富技术,不仅把群众渴求的致富设备送上门,而且为其寻找培训师傅、致富领路人、经营场所等,扶上马再送一程,逐渐把有一技之长的贫困人口培养成走街串巷、守摊看铺的生意人,加工制作的技术能手。

  三、整合各方资源,牵住“一户一案”扶贫的牛鼻子。积极动员各界参与,通过整合各方力量,多方筹集资金,凝聚起强大合力。一是动员社会各界参与。通过宣传发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有技术出技术、有钱出钱、有场地提供场地,积极对接“一户一案”贫困户337户。二是整合多方资金。大力整合财政投资、省市涉农资金、社会捐款等,为“一户一案”工作提供资金保障。今年4月份,组织开展社会各界助贫捐款活动,现场捐款2772万元,部分用于推广“一户一案”。同时从“慈心一日捐”捐款中拿出40%支持“一户一案”开展。三是打造多种载体。通过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团体、社会爱心人士 “四认领”活动以及“微心愿认领”等活动,采取捐款捐物、提供免费技能培训、送设备到家等措施,对293贫困户进行了“一对一”个性化帮扶,为一户一案提供了强大支撑。

  四、发挥叠加效应,打好“一户一案”扶贫的组合拳。一是发挥智慧党建平台的作用。建立“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平台,畅通县乡村三级党建工作联动渠道,要求包户干部尤其是与“一户一案”帮扶户结对的党员干部通过手机终端,每周实时上传一张帮扶照片,既监督干部帮扶工作,又监督“一户一案”帮扶对象的经营情况。二是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与“一户一案”工作对象结成帮扶对子,共同填写《贫困户“一户一案”精准帮扶措施》、签订《双向承诺书》,帮扶干部承诺一帮到底,贫困户不脱贫不撤回,贫困户保证每月开展经济活动不低于15天,如果闲置或转送他人生产工具的,乡镇有权收回。三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包户干部对帮扶人每周随访1次,及时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态,对贫困户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加以协调解决。

  五、夯实工作责任,念好“一户一案”扶贫的紧箍咒。一是做好扶贫记录。由贫困户和帮扶人共同记录每天的经济活动和经济收入,及时掌握群众收入情况,也督促贫困户每天出工,养成习惯。二是严格监督考核。在资金使用上,坚持依章行事,建立了规范的财务管理,定期发布有关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监督考核上,定期实地抽查贫困户经营情况,抽查情况作为对乡镇、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等考评的重要依据。三是强化典型带动。对成功案例、典型事迹广泛宣传报道,组织贫困户集中参观,通过典型人物现身说法,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和动力。(鄄城县扶贫办)

 

  临沂市打造电商精准扶贫“利器”  

  临沂市以助农增收为目标,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助推脱贫攻坚、实现创业就业和增收致富的新举措,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00余家电商企业、商户参与电商扶贫工作,建设电商扶贫服务站点265个,扶持壮大农特产品网店340个,受益贫困人口2万余人。

  一是健全末端服务体系。依托县域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积极构建“联万户、接地气、广受益、可持续”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 14 个,建成各类乡镇电商公共服务站110多个、村居电商公共服务站点 2000 多个。 此外,积极引进京东、苏宁、乐村淘等平台,加速乡村电商服务站建设。

  二是壮大电商扶贫队伍。实施“千家电商帮村”工程,通过开展品牌打造、平台对接、政策支持等方式,重点培育一批本地涉农电商平台、涉农电商龙头企业及涉农电商骨干网店。引导电商企业参与贫困村特色产品开发并组织网上销售,支持电商企业吸纳贫困户子女就业,鼓励贫困青年在阿里等平台开设淘宝等网店,推动形成“电商平台+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村(户)+网店”的电商扶贫生态链,助力贫困群众实现创业就业、脱贫致富。

  三是探索“上行”模式。发挥“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引导贫困村农产品流通企业、农村合作社或农业大户触“电”上网,将农特产品加工成适合网销的网货产品,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销售,通过农村电商这列“市场直通车”,探索出“一村一品、融合全网”“政府+服务商+ 贫困户”等特色农产品“上行”模式。

  四是整合部门资源。进一步整合商务、扶贫、农业、通信管理、经信、工商、质检、食药、财政、银行等部门力量,加大对电商扶贫的支持力度。2016 年,全市累计投入电商扶贫资金900余万元,9个县区均设立了电子商务专项资金,资金扶持力度大幅提升。创新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努力提高电商扶贫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今年,蒙阴县、平邑县、 沂南县成功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五是强化人才培训。按照“服务基层、突出实效、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设定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和综合班四种不同层级的培训班,对电商企业、第一书记、贫困户、残疾人等开展精准培训,特别是帮助精准扶贫对象掌握电商知识,教他们开办网店并提供后续服务,切实提高培训实效。举办了首期省派“第一书记”电商扶贫培训班、临沂市电商讲师培训班等4期专题培训班。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培训人员10000余人次。(临沂市扶贫办)

 

  【工作简讯】  

  我省出台《山东省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管理办法》。《办法》对贫困人口、扶贫工作重点村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的责任主体、标准条件和程序步骤作了进一步规范。对需要纳入的各种情形包括支出型贫困、继续巩固的脆弱型脱贫人口、落实脱贫不脱政策继续帮扶的贫困人口等作了进一步细化。对财政供养、开办企业、大额存款人员等禁止纳入贫困范围的具体情形进行了重申。对死亡人员及时标注清退等提出了要求。对不按规定标准条件和程序进行识别退出,造成虚假脱贫、数字脱贫、弄虚作假的,予以追责。《办法》规定贫困人口认定程序,在原来“两公示、一公告”基础上,增加县级比对环节,进一步明确为“两评议、两公示、一对比、一公告”。贫困人口退出程序,由“一公示、一公告”,进一步明确为“一评议、一公示、一公告”,对动态调整期限及内容等提出具体要求。(省扶贫办信息统计组)

  “扶贫创客培育计划”公益活动取得阶段性胜利。活动共收到扶贫创客项目118个,经过复选、优选后确定30个项目后,通过腾讯公益平台向社会公开募集,并联合十余家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入选项目中,“挂职书记‘孵出’磷虾蛋”是济南市派第一书记在生态养鸡过程中,加以磷虾粉喂养,从而产出营养丰富的“磷虾蛋”产业项目,本次活动募集资金20万元;“筑梦郑庄教育扶贫”是山东铁塔公司派出的第一书记为帮扶村发起的教育扶贫项目,筹集扶贫资金改善当地学校教学条件;“小枕头大梦想”是知识青年回乡创业的扶贫项目,将当地富有保健功能的黄荆子加以开发,融入传统的绣花技术做成药枕,从而带动贫困群众脱贫。截至10月中旬,入选扶贫项目已有18000余人次参与捐款,活动总筹资近265万元。其中9个项目已完成筹资目标,进入到项目执行阶段。此次活动开展过程中,也吸引了许多省内外企业前来咨询洽谈,其中“黄河滩区飞出金鹅蛋”等项目已与潍坊、宁波等地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省扶贫开发基金会)

编辑:刘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