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脱贫攻坚简报2017年第111期(总第248期)

来源: 宣传信息组 2017-10-30 10:10

  【编者按】在第四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即,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我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35个先进集体和60名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同时,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秦玉峰,鄄城县董口镇党委书记李玉如分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创新奖。为宣传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从本期开始,将开辟“脱贫攻坚先锋谱”专栏,选择部分受表彰先进人物事迹进行刊发,望各地认真组织学习先模人物的事迹,进一步弘扬忠诚事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精神,凝心聚力、苦干实干、砥砺前行,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脱贫攻坚先锋谱】

  秦玉峰:让群众牵着毛驴脱贫致富

  秦玉峰1974年进入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与毛驴打了四十多年的交道,公司同事们经常开玩笑说“秦玉峰看毛驴比看人还亲”。如今,随着东阿阿胶的生产规模扩大和品牌知名度提升,他又有了一个新的标签,被大家戏称为“全国最大的驴倌”。

  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阿阿胶立足山东,放眼全国,探索出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等养驴扶贫模式,把精准扶贫融入产业链条、注入各个环节,广泛吸收贫困户参与,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与养驴脱贫协同并进之路,凭借“东阿模式”形成了毛驴产业独有的“中国方案”。

  影响深远的“毛驴议案”

  2015年的山东省两会,秦玉峰的议案使他变成了为毛驴代言的“名人”,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先后追踪报道,甚至国外的媒体也跟进关注,因为在会上为毛驴“争待遇”,为贫困户在养驴时争取更多国家政策、资金支持,让社会各界知道小小的毛驴还有这么大的价值和用途,这个议案还被媒体称为“毛驴议案”。其实早在2008年开始,他就一直在为这事呼吁,在全国两会、省两会提出“为毛驴争待遇”的相关提案、议案多达22项。秦玉峰始终认为,为毛驴争待遇,就是为广大贫困人口争收益;为毛驴产业奔走,就是为贫困户可持续增收致富争未来。经过多年的广泛呼吁和积极努力,毛驴产业和毛驴扶贫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山东聊城率先出台了全国首个养驴精准扶贫扶持政策,并将东阿县打造成为全国规模化毛驴养殖第一县,9个省16个市政府出台23个养驴扶持政策文件,支持当地毛驴产业的发展,15个省65个市县与东阿阿胶签订毛驴养殖战略合作协议,全国多地将毛驴产业作为扶贫攻坚、农村种植结构调整、粮改饲的重要举措。

  忘了怎么说话的王怀利

  为做大做强毛驴产业,辐射带动全国更多地区更多贫困人口脱贫,多年来,秦玉峰和同事们每年200多天在外奔波,走遍了东北、西北、西南等偏远地区和高原山区,从40多度的夏天到零下30多度的冬天,从海拔2700米的草场到水流湍急的伊犁河小岛牧场,东阿阿胶人从没诉过苦,王怀利就是他们当中平凡的一员。几年前,为帮助新疆地区改良毛驴品种,秦玉峰安排公司业务骨干王怀利到新疆捐助建设毛驴养殖合作社,等他再回到公司作述职报告时,沉默寡言、词不达意,感觉像变了一个人。秦玉峰当时批评他:“在新疆待了这么长时间,连述职报告都做不好!”但当后来去当地调研后才明白,养殖场建在伊利市的戈壁荒野里,离它最近的村庄也有10多公里,刚开工时,王怀利连个宿舍都没有,住了七个月的“地窝子”——在戈壁上挖一米多深的坑,晚上睡觉的时候上面盖上塑料膜,白天十几度,晚上零下十几度。而他说话不利索的真正原因,竟然是太久没人交流,以至于语言功能都有所丧失了。如今,在无数个“王怀利”的努力下,东阿阿胶已经在山东聊城、内蒙古赤峰,辽宁阜蒙、吉林延边、甘肃白银、新疆阿克苏等地,建成毛驴养殖示范基地20个,“一头驴就是一个小银行”、“养一头东阿黑毛驴相当于多种二亩地”,成为这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最生动的真实写照。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的王乐泉同志曾专门向秦玉峰表达谢意:“东阿阿胶的援疆工人过来后,对我们贫困地区很有帮助,好多村民都说,今年又有驴娃子出售了,挣了大钱。”

  拆不掉的宣传牌

  在甘肃庆阳推广毛驴改良品种模式时,有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小插曲儿:东阿阿胶做了一个“一头驴就是一个小银行”的宣传牌,却被当地信用社给拆了,在他们看来,作为农村小银行的信用社却和一头驴相提并论,是很没面子的。但是两年后,很多农民靠养驴致富了,信用社自发地把这块宣传牌定在了高压线底座上。这就是贫困群众对养驴扶贫的最大认可。

  这么多年来,秦玉峰一有空儿就琢磨如何发展驴产业,让养驴群众脱贫致富,并先后提出“善待毛驴”“把毛驴当药材养”“毛驴活体循环开发”等理念,创新探索出“金融租赁”“送驴留驹”“政府+金融+龙头企业+养殖户”等可复制、可推广的毛驴扶贫模式,还投资创建驴肉火锅店、毛驴博物馆、世界毛驴乐园等,构建覆盖养殖、交易、深加工、餐饮、旅游的全产业链集群和毛驴产业生态链,让贫困群众充分参与到全产业链当中,实现彻底脱贫。 截至目前,东阿阿胶先后投入扶贫资金达2亿元,辐射带动投资15亿元,特别是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号召,积极发挥在产业扶贫方面的优势,大力推广养殖毛驴扶贫模式,累计投资1.5亿元,带动扶贫投资13亿元,经过活体循环开发和全产业链拉动,毛驴综合价值提升6.8倍,单头毛驴价格3年增长3000元,带动全国养驴户增收180亿元,惠及全国1000余个乡镇、2万多贫困户、6万多贫困人口。现在,全国驴产业直接经济规模已达780亿,未来可形成1000亿以上的产业规模,为毛驴产业扶贫的长效稳定发展,提供了巨大而广阔的空间。

  张金英的脱贫之路

  常有人问秦玉峰:“老秦,你为什么要搞扶贫?”秦玉峰就给他们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比如,今年刚脱贫的张金英的故事。张金英是东阿县向阳红黑毛驴养殖场一个工人,原来是附近村的一个贫困户,丈夫不幸患了肺癌,为了治病,多年积蓄花的一干二净,还欠下十几万元的外债。秦玉峰知道后,就让人安排她到养驴场打工,靠自己的勤劳每天可收入50元。2017年6月夫妇二人领到了3600元驴驹补贴和8500元分红,零工收入达到8600元。张金英对秦玉峰激动地说“现在社会真好了,政府关心俺,养殖场让俺和别人一样有了稳定收入,生活会慢慢好起来的,真得好好谢谢你”。

  秦玉峰在经营东阿阿胶几十年的过程中,真真切切地看到贫困群众通过养驴实现脱贫致富,因此,他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牵头组织当地政府、金融机构等社会多方面资源,推动养驴扶贫,造福更多的老百姓。他始终认为,企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扶持,企业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来反哺社会。

  秦玉峰说,他喜欢法国诗人耶麦的《我爱那如此温柔的驴子》,喜欢那句“它还载着穷人们,和满装着燕麦的袋子,就是这些如此温柔的驴子,载着那么多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 (聊城市扶贫办)

 

  李玉如:“扶贫车间”助圆脱贫梦

  在鄄城县董口镇张海村扫帚加工车间的一角,一根根长长的竹枝在张保仓手里摆弄,一把户外用的竹扫帚慢慢成型。他每天到扫帚车间捆扎扫帚,收入50多元,已经成了他家的脱贫希望。

  董口镇属于黄河滩区乡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796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35.88%,脱贫难度大。2015年以来,董口镇党委书记李玉如不顾身患脊髓炎及动脉夹层破裂疾病,坚持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探索走出一条“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群众脱贫、集体增收”的新路,一个个扶贫车间在街头村尾建成,一大批贫困户获得了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的机会,让当地贫困群众“真实地摸到了脱贫的大门”。

  “小窝棚”:启发精准扶贫大思路

  2015年11月份,李玉如到代堂村走访,看到了几间自发搭建的“小窝棚”式的发制品加工点,大大小小共7处,群众在“小窝棚”内三三两两围坐在一团,听着戏匣子,边干活、边唠嗑,有说有笑,很是热闹。74岁的李爱云告诉他:“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来这里干点小活,累不着,和老姊妹们说说笑笑还能挣钱贴补家用”。

  受“小窝棚”启发,李玉如开始了建设“扶贫车间”的探索之路。他组织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在全镇开展了“大调研、大走访”活动,针对8796名贫困人口的脱贫愿望、生产技能、就业状况、健康情况进行了详细摸排,对县城内的发制品、户外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招工需求进行了深入调研。他本人在95个自然村逐一召开座谈会,和贫困户面对面交流,和用工企业一次次对接,撰写笔记126篇3.2万余字,为“扶贫车间”的出现和健康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理论支持、实践依据和数据信息。

  在调研过程中,李玉如陷入了沉思:一个人生活在世上,首先要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养活全家,活出尊严感!全镇大部分贫困人口不仅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而且有着比较强烈的就业愿望,只是苦于缺资金、缺技术、缺门路、缺岗位,要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自我脱贫中来,增强他们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搭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平台,实现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李玉如琢磨,能否针对有劳动能力的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建设扶贫车间,让他们聚集起来,扩大生产空间,增加工作岗位,提高生产能力,改善工作环境,同时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难”、企业“招工难”、村集体经济薄弱等难题。李玉如决定利用村小学旧址、村集体活动场所旧址和闲置的民宅,在村里设置就业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就近就业,扶贫效果非常显著,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董口镇开始在全镇村村建设就业扶贫车间。面对重重困难和资金压力,李玉如多方奔走,筹措资金460万元,因地制宜,因村建设,率先为33个行政村各建成了一处300平方米左右的就业扶贫车间,然后按照就业门槛要低、增收效果要好、产业发展要稳、可以就近就业的标准,通过一定期限内减免租金、减免水电费用等优惠条件,引导户外家具、头发制品、服装加工、电子配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扶贫车间”“放活儿”,让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增加收入,摆脱贫困。

  产业支撑:为扶贫车间提供源头活水

  为充分发挥“扶贫车间”在脱贫攻坚中的主战场作用,让就业扶贫引领精准扶贫,他采取了“五大措施”保障扶贫车间的高效利用。一是发挥本镇居家优势,培植壮大活跃在民间的“老本土”产业,如发制品加工、藤编加工、粉笔制造、扫帚加工、教具等。二是通过招商或鼓励返乡创业,吸引更多的外来产业项目落户董口,如手机数据线、渔网加工、服装制作、耳坠耳链加工等。在了解到双庙村的李致超有回乡创业的愿望时,他亲自登门拜访,鼓励其承租“扶贫车间”,并帮助做好招工等事宜。在他的真诚感召下,李致超承租了三个“扶贫车间”,主要从事手机数据线、打印机数据线等电子配件的加工,目前每个车间的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还帮助附近群众实现了就业,增加了收入,三个车间共吸纳工人268人,其中贫困人口107人,月收入1500元左右。三是选好用好“乡村能人”“小老板”,这些人或者具有一定的管理才能,或者有代加工项目的资源,或者是在大厂家干过的有经验的工人,他们承包扶贫车间,在厂家拿到“活儿”集中村里劳动力在车间内代加工。目前已有代堂村的张素英、金庄村的常红等人从普通工人当上了“小老板”,从脱贫走上了致富,从贫困户走向了带领大家脱贫。四是培训好工人。很多贫困人员有肢体上、智力上、心理上的先天不足,他们在工作之初,往往自信心不够,操作起来笨手笨脚,干活慢,工作质量差,给老板造成损失,个人不划算,厌工弃工现象时有发生,这是“扶贫车间”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最大困难。镇政府及时聘请专业人员,对部分工人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感化,直到他们成为爱岗敬业的熟练工。代堂村“扶贫车间”83岁的吴桂荣老大娘说:“做梦也没想到,年轻时累死累活挣工分,这老了老了,却能在家门口当起工人挣工资了。”五是促使“扶贫车间”企业化转型。为保障“扶贫车间”正常的经济运转和扶贫功能的最佳发挥,对条件成熟的车间逐渐注册企业,增加了“扶贫车间”适应市场的能力,有效地克服了最初加工简单、活源不足、对合作企业过分依赖的困难。

  目前,全镇33个扶贫就业车间共吸纳和辐射带动500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员在40%以上,他们每人每天有20元到80元不等的收入。“扶贫车间”建成后,所有权归所在村,村支部将“扶贫车间”出租后租金归集体所有。同时,每个村的“扶贫车间”房顶安装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收入加上租金,每年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

  董口镇“扶贫车间”的经验和做法,迅速在山东省得到推广,目前,全省已建扶贫车间5700多个,43万名群众实现就业,带动9.8万名贫困人口脱贫。“扶贫车间”模式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2016年,菏泽市、山东省和全国脱贫攻坚工作现场会先后在鄄城县召开,董口镇作为重点乡镇接受了观摩,先后有市内外90次3000余人到董口镇学习指导。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飙,山东省领导同志都曾到鄄城进行专题调研,给予充分肯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扶贫杂志、中央卫视、凤凰卫视、山东卫视等几十家新闻媒体分别做了专题报道。 “扶贫车间”的做法,被纳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参阅的十二个精准扶贫案例之一,中央办公厅《中办通告》予以印发,“扶贫车间”已在全国遍地开花。

  “一户一案”:精准施策不让一人掉队

  有的贫困户,暂时在扶贫车间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就业,又不宜外出打工,他们的情况千差万别。这部分群众如何脱贫?如何在脱贫工作中不使一个人掉队?李玉如又把精力投入到了最困难群体身上,通过问计百姓,反复论证,认真思考,他选取臧庄村进行试点,对每个贫困户进行“一户一案”个性化帮扶。

  臧庄村共有贫困户39户,每户有每户的特点,对此就一户制定一个扶贫方案,进行精准滴灌。该村的臧章建本来有豆腐加工手艺,2010年的一场大病让他一夜返贫,好端端的豆腐加工机也因年久失修而不能使用,现在他虽然身体恢复了健康,但因为没钱购买设备而不能重操旧业。了解到臧章建的情况后,镇里拿出1200元为他购置了新的豆腐加工机,他高兴地给镇政府签下了脱贫保证书,目前,他的豆腐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每天都有七八十元的收入。针对另外16户有一技之长的贫困户,分别添置了修鞋机、缝纫机、电焊机等生产工具,镇工作人员每天对他们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分析精准施策的成效。对其他22户年龄偏大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分别送去能繁母羊和兔子,让他们通过养殖脱贫致富。包村干部每天记录被帮扶群众的经济活动和经济收入,通过8个月的数据分析,凡被帮扶户都达到了脱贫标准。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董口镇陆续投资200余万元,在全镇所有村庄全面推行“一户一案”精准施策,“一户一案”使贫困群众个性化需求得到了充分尊重,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扣紧了扶贫与脱贫的纽扣。今年底,将有2200名贫困人员通过“一户一案”实现脱贫。

  李玉如访贫问苦,真心为民,务实作为,创新进取,他创始的扶贫车间使董口镇这个深度贫困乡镇走向脱贫奔康之路,李玉如仍继续为扶贫车间的健康发展而殚精竭虑,继续奔走在田间地头,他说:打赢精准脱贫这个攻坚战,希望在前头,路要坚实地走,我一直在路上。(菏泽市扶贫办)

编辑:刘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