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脱贫攻坚简报2017年第20期(总第158期)

来源: 政策调研组 2017-03-14 15:33

【经验交流

 

济南市有效破解因病致贫难题

 

济南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6万人,其中患病人口6万人,占30.6%,因病致贫家庭人口12.4万人,占63%,医疗扶贫已成为全市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和攻坚方向。为从根本上破解因病致贫难题,经过多层面调研、多角度测算,研究出台了《济南市医疗精准扶贫实施办法》,每年可为贫困群众减少看病支出1亿元以上,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看病难问题。??

一、分类施策
??因病致贫的家庭,大多因为家庭成员患有大病、长期慢性病,或者需要护理失能人员等特殊病人而导致。针对这些情况,《实施办法》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措施。第一种情况,得了大病治不起。济南市贫困人口中,患有恶性肿瘤、终末期肾病等大病的约有4000人,但2015年发生诊疗费用的只有1136人,大多数人有病不敢治、治不起。为此,《实施办法》采取了三种措施:一是财政补贴方式,保证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全覆盖,并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努力把现行的医疗、医保、救助、残疾保障等普惠性政策用全用足,解决贫困人口患者医疗费用的支出大头。二是拓展医疗费用减免,将医院减免由省规定的两免两减半拓展为三免六减半,即:便民惠民门诊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诊查费、门诊病历工本费;门诊心电图、B超、胸部透视、治疗费、专家门诊诊查费、大型设备检查费减半收取。三是设立全市医疗扶贫专项资金,对贫困患者医疗费用的个人承担部分,根据费用高低,实行阶梯式分比例帮扶,费用越高,帮扶比例越大,切实减轻大病贫困患者的医疗负担,让他们敢看病、看得起病。第二种情况,长期自行购药药费无法报销。很多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出于经济拮据、行动不便等主客观因素,无法到医院看病治疗,常年自行到药店购药,难以享受帮扶政策。这类群体在我市有3万余人,是医疗帮扶的重要人群。《实施办法》规定,慢性病患者经年度疾病筛查、镇(街)医疗专家组审核,认定可长期服用固定种类药物的,拟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在规定用药目录范围内确定用药种类,经本人同意后,将特许购药信息通知到患者所在镇(街)定点医疗机构。患者的自行购药费用,在享受医院减免、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残疾贫困人口残疾救助后,个人承担部分的80%,由医疗扶贫专项资金进行帮扶,个人负担大大减轻。第三种情况,需要管护的特殊群体。失能人员、重残人员、重性精神病人是特殊患病群体,占比不大,但对家庭生活拖累严重。对这部分特殊群体,《实施办法》规定,对于失能人员护理费补贴,6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补贴300元,60周岁以下每人每月补贴150元;重残人员每人每月补贴100元;对于重性精神病人,居家治疗的每人每月补贴200元,年度住院治疗3个月以上的每年补贴6000元。
??二、突破难点
??医疗扶贫落实难,难在政策推行的路径没有完全打通。《实施办法》在机制设计上,针对三个关键问题作了重点突破。第一,解决先诊疗后付费结算机制问题。贫困患者治病先诊疗后付费,是医疗扶贫的关键之举,也是扶贫实践中最难过的。针对这一问题,《实施办法》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实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大病救助金、残疾贫困人口残疾救助金年初预拨制度。二是贫困人口医疗费用的帮扶部分,在一定期限内由医疗机构先行垫付。三是将医疗扶贫专项资金定期预拔到医疗机构,保证贫困人口患者无障碍就医。第二,解决行动不便贫困人口看病购药难问题。一是由医疗卫生机构,每年上门组织查体和疾病筛查,制定治疗方案。二是一次购药量可遵医嘱放宽到1个月用量,免去贫困人口反复奔波。三是由县乡医疗机构将药物配发到村卫生室,患者到村卫生室购药取药,行动困难贫困患者由乡村医师送药上门,并指定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监督执行,把麻烦留给医疗机构,把方便带给贫困人口患者。第三,解决医疗扶贫费用投入问题。一是实行病种控制,按发病率高低,将贫困人口所患病种进行排序,最终确定了最具代表性的8种慢性病、7种特种病进行重点帮扶。二是合力共为,贫困人口医疗扶贫费用实行市、县两级分担,同时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医疗扶贫。三是发挥医保作用,确保贫困人口居民医保全覆盖,让他们最大化享受普惠性政策。下一步,全市还将为贫困人口购买补充大病保险,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扶贫。

三、务求实效

为保证《实施办法》实用实效,坚持三项主要原则。一是坚持好操作好落实。按照贫困人口患者的看病流程,从查体、就诊、买药、住院、结算等各方面,逐一进行制度体系设计,形成连贯的医疗帮扶政策链条,相关部门、区县配套制定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政策都能扎实、具体落实到位。二是坚持方便群众。在居民医保系统基础上,开发医疗扶贫信息系统平台,将社保、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医疗保障政策,和全市医疗精准扶贫帮扶政策整合在一起,使平台具备贫困人口信息识别、诊疗费用减免、医保结算、大病救助结算、残疾救助结算、医疗精准扶贫帮扶结算等功能。贫困患者持居民社会保障卡就医,便可享受方便快捷的一条龙服务。三是坚持帮扶不包办。不鼓励小病大养、无病看病,尽量把有限的财政、医疗资源,用到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患者身上。(济南市扶贫办)

 


【第一书记风采

 

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

--记省国资委驻沾化县第一书记

 

省国资委驻沾化县第一书记工作队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任务目标,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整体推进,两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320万元,其中协调争取资金1243万元,帮包的大高镇5个村党建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65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圆满完成了两年扶贫攻坚任务。

(一)以党建工作为总抓手,锻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服务优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留下“不走的工作队”。一是抓班子带队伍,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强化党员干部系统学习,以“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为主线,以落实“三会一课”、实行村“两委”例会制度为抓手,通过每月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第一书记上党课、组织党员群众336人次外出考察参观等,不断丰富教育形式,深化学习内容。注重村班子人才培养及结构优化,先后发展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8名、后备干部1名,村级班子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建制度抓规范,村级组织管理水平显著改善坚持以制度抓管理促规范,先后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开展组织生活等制度16个,严格落实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管理“一个办法两个清单”,坚持“民主议政日”公开承诺践诺评诺,确保村级事务规范运行、阳光运作。5个帮包村累计召开党员大会120次、村民代表或村民大会106次、各类座谈会75次,村组织的公信力和号召力明显提高。三是文化引领典型带动,农村脱贫致富软实力逐步提高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在党建工作中的重要载体作用,累计协调资金40余万元,先后在重要节日节点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60余次,表彰各类先进900人次,义诊服务群众500余人。创新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实行好人好事表扬制度,累计通报各类先进典型120余人,通过大家身边的凡人善举激励群众、凝聚了民心、弘扬了正气

(二)将精准脱贫立为“军令状”,发展一批效益好精准度高持续受益的产业扶贫项目,留下“群众的摇钱树”一是特色产业扶贫项目集群全面达产收益紧紧围绕沾化冬枣优势产业,先后协调专项扶贫资金400万元及自筹资金180万元,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沾化特色的扶贫产业项目集群,为精准脱贫和发展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先后建成冬枣日光大棚270亩、高标准钢结构大棚7亩和总容量520吨冬枣贮存气调库18个,规划建成了集旅游采摘、休闲娱乐、民俗游览于一体的千亩冬枣采摘园一处,形成了“以冬枣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因户施策”的产业扶贫格局,实现村集体年增收70万元、受益群众年增收400万元以上。二是围绕农户增收开展产业配套特色服务围绕群众尽快、尽高收益,从后续过程管理及终端销售等环节为产业项目提供系列配套服务。成立国惠冬枣专业合作社,运用网络营销趋势,以山东众筹网为平台,通过电商、网购方式,以高出市场近一倍的价格,让枣农实现增收。通过“集团采购+高端定制”模式,为枣农推介高品质冬枣。主动出击广泛吸引超市、客商来村考察对接、组织冬枣旅游采摘等。两年来,帮助枣农销枣增收近百万元,扩大了帮包村冬枣销售,提升了沾化冬枣品牌形象,让枣农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三是抓好精准受益确保精准脱贫按照精准扶贫要求,所有产业扶贫项目全部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原则,扶持贫困户率先发展产业脱贫致富。5个村因村制宜制定了《产业项目收益分配方案》,通过收益量化分成、差额补足等分配方式,将脱贫措施精准到户、到人,规范明晰项目收益分配管理,初步形成了贫困户增收脱贫长效机制,并通过金融、就业、教育、助残、保险等相关扶贫政策施以帮扶,实现各类贫困群体全覆盖。

(三)从群众的“痛点”找药方,夯实提高强基础重根本谋长远的村级自我发展能力,留下“发展的助推器”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改善立足夯实基础、改善条件、提升服务能力,从群众诉求最为迫切的问题入手,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帮包村今后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先后修建村内道路16.7公里,硬化生产路9.8公里,衬砌排水沟12公里,清淤灌溉沟渠9公里,修缮桥涵5座;完成旱厕改造510余户;新建5个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和1个公共浴室;完成低压电路升级改造、电增容及自来水管道改造工程;栽植各类绿化苗木7000余株;建设安置房12间、健身公园1处和学生候车亭1个。既全面完成和提升了“五通十有”目标,又极大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村容村貌整体形象。二是重点惠农工程有条不紊推进立足“包村、带镇、连县”大局意识,全力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农村旱厕改造、环卫一体化整治、农田水利建设、小额免息贷款申请、冬枣新技术推广等省、市、区重点惠农工程中,形成了对帮包工作的极大补充,进一步扩大了帮包工作成果,为帮包村实现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大力开展民生关爱活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及社会爱心企业,争取各类救助资金及物资50余万元,为帮包村残疾人、育龄妇女、贫困儿童、危房户等解决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等现实困难。连续两年开展“关爱特困群众温暖过冬”和“保障困难群众过暖冬过好年”行动。两年累计慰问救助困难群众300多人次,为20个危房户修缮了房屋门窗,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实际困难。

(四)把好“严”“实”两道关,打造一支有激情讲认真守规矩的第一书记工作团队,留下“群众的好口碑一是强化学习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带队伍,以党小组为单位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专题教育,通过每周例会、专题学习会等形式,系统学习党内生活及廉洁自律准则条例,强化对精准扶贫思想、上级重要会议文件精神以及扶贫政策的系统学习,力求学精吃透,融会贯通,切实提高政策的理解力、落实力和执行力。二是统筹推进树立第一书记帮包工作一盘棋思想,每项工作坚持统筹协调、集思广益,所有重要事项进行集体决策、分工实施,激发了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保证了团队工作整体效能发挥。坚持“团队作战”的经验做法得到了沾化区委“团队作用发挥好、产业项目进度好、党建工作抓得好、舆论宣传工作好”的“四好”充分肯定。三是树立形象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严格执行《省派第一书记行为守则》和“十要十不”工作纪律不放松,日常要求集中吃住、统一管理,让第一书记严守廉洁之纪,恪守勤政之风,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言行举止上做起,细小甚微处体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树立了我委第一书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省国资委

编辑:沈建波